林冠伶回憶起人生第一場的視障陪跑比賽,她說,「初次陪跑的里程數是5公里,距離不長,過程中全部心力都集中在視障朋友身上,不知不覺中很快就完成了。」描述出當天的景況,林冠伶表示,陪跑繩扮演的角色是溝通橋梁,在比賽的過程中,一句簡單的「小心」,對視障者來說是沒有幫助的,因為「小心」是很含糊的意思,他們不知道哪裡該小心,所以陪跑員必須明確的說出距離跟位置,比賽結束後還要帶領視障者領獎品、上廁所、補充水份,最後送他們到捷運站讓站務人員接手,一連串的環節緊扣在一起,視障陪跑比賽才能圓滿。

一路走來,林冠伶也從視障跑友身上學到了很多,對人生自然有了全新體悟,她說,「當看到視障朋友們這麼努力在過生活,覺得自己更應該要把握當下,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,善盡小小力量,替社會、國家做一點貢獻。」

採訪當天與林冠伶一同晨跑的視障跑者徐雅惠,目前在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擔任聲樂老師,也是一位知名的聲樂家,她表示,林冠伶不僅是細心的陪跑員,更是視障路跑協會的氣象小天使,提供即時、正確的氣象資訊,「對視障者來說,每次的居家練跑都要先預訂康復巴士,以前常常到了場地,卻下起雨來樂天訂房,造成了很多的不便,現在有了冠伶,幫我們省去很多煩惱。」

從陪跑學習知福惜福林冠伶悟出全新信念

其他推薦文章



新聞來源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從陪跑學習知福惜福-林冠伶悟出全新信念-021600942.html

13CDFEBB557127C3
arrow
arrow

    normann4lwf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